风疹病是属于什么病

在一般情况下,可能很多人都不太分得清荨麻疹和风疹,有些人说这两种名称其实就是一类疾病,也有的人说这是两种不同的疾?。?其实长风疹对我们的身体的危害是十分大的,所以在发现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,不要使得病情更加恶化,那么风疹病是属于什么病呢?
一、什么是风疹
风疹是由风疹病毒(RV)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疾?。?临床上以前驱期短、低热、皮疹和耳后、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。一般病情较轻,病程短,预后良好 。但孕妇感染风疹,将会导致胎儿严重损害 。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(FRS) 。
二、风疹病因
风疹病毒是RNA病毒 , 属于披膜病毒科是限于人类的病毒 。风疹病毒的抗原结构相当稳定,现知只有一种抗原型 。风疹病毒可在胎盘或胎儿体内(以及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)生存增殖,产生长期 , 多系统的慢性进行性感染 。本病毒可在兔肾,乳田鼠肾、绿猴肾、兔角膜等细胞培养中生长,能凝集家禽、飞禽和人“O”型红细胞 。病毒在体外的生活力弱,对紫外线、乙醚、氯化铯、去氧胆酸等均敏感 。pH<3.0可将其灭活 。本病毒不耐热 。
三、风疹风疹临床表现
【风疹病是属于什么病】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 , 前者最为常见 。获得性风疹潜伏期 14~21天 。前驱期 1~2天,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,或无前驱期症状;在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则较显著,可持续5~6天,表现有低热、或中度发热、头痛、食欲减退、疲倦、乏力及咳嗽、打喷嚏、流涕、咽痛、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,偶有呕吐、腹泻、鼻出血、齿龈肿胀等 , 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,但无颊黏膜粗糙、充血及黏膜斑等 。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~2天后出现皮疹 , 皮疹初见于面颈部,迅速扩展躯干四肢,1天内布满全身,但手掌、足底大都无疹 。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、斑丘疹或丘疹,直径2~3mm 。面部、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,部分融合类似麻疹 。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,融合成片,又类似猩红热 。皮疹一般持续3天(1~4天)消退,亦有称“三日麻疹” 。
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 , 个别患者出疹呈出血性 , 伴全身出血 , 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增高所致 。出疹期常有低热、轻度上呼吸道炎、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,尤以耳后、枕部、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 。肿大淋巴结有轻度压痛,不融合,不化脓 。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~10天已发生肿大 , 消退较慢,常持续3~4周 。疹退不留色素,无脱屑 。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,大块脱皮则极少见 。疹退时体温下降,上呼吸道症状消退 , 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恢复 , 但完全恢复正常需数周后 。无疹性风疹 风疹患者只有发热、上呼吸道炎、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;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、体征,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,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 。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:6~1:9 。先天性风疹综合征(CRS)母体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RV可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的出生缺陷,即GRS,感染发生越早,对胎儿损伤越严重 。胎儿被感染后,重者可导致死胎、流产、早产;轻着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 , 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 , 出现多种畸形 。新生儿先天畸形多为先天性风疹所致 。多数先天性患者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 , 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 。
四、什么是荨麻疹
荨麻疹是由于皮肤、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,通常在2~24小时内消退,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 。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。临床上较为常见 。
五、荨麻疹病因
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,约3/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,特别是慢性荨麻疹 。常见原因主要有:食物及食物添加剂;吸入物;感染;药物;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、冷热、日光等;昆虫叮咬;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;遗传因素等 。
六、临床表现
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。常先有皮肤瘙痒,随即出现风团,呈鲜红色或苍白色、皮肤色,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。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,发作时间不定 。风团逐渐蔓延,融合成片,由于真皮乳头水肿,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 。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,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,不留痕迹 。皮疹反复成批发生 , 以傍晚发作者多见 。风团常泛发,亦可局限 。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,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。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头痛、头胀、腹痛、腹泻 , 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、不适、面色苍白、心率加速、脉搏细弱、血压下降、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。疾病于短期内痊愈者 , 称为急性荨麻疹 。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。除了上述普通型荨麻疹 , 还有以下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。
以上就是关于风疹和荨麻疹的一些相关介绍,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。其实风疹是属于先天性的疾?。?而荨麻疹一般都是由于后天的原因,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时候要多注意预防,防止蚊虫叮咬,也要注意皮肤表面的卫生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