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栽培】木兰栽培技术


木兰栽培技术木兰(MagnolialiliforaDesr.) , 别名辛夷 , 木笔 。 又名紫玉兰 。 是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。 栽培历史悠久 , 作为一种中药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上有记载 , 辛夷花蕾形如毛笔 , 故又有“木笔”之称 。 有通鼻窍、散风寒、治牙痛等功效 。 主要分布区为暖温带南部至中亚热带气候区 。 年平均气温10℃至16℃ , 绝对最低温度-20℃至10.5℃ , 年降雨量600-1700mm , 相对湿度为60%-80% 。 主要分布于河南、湖北、陕西 , 安徽、四川、甘肃等地 。 多瓣紫玉兰分布于福建武夷山 。

一、形态特征

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, 高达5米 , 丛生 , 树冠圆整 , 嫩叶及芽被有柔毛 , 小枝紫褐色 , 平滑无毛 , 单叶互生 , 叶椭圆状倒卵圆形 , 或椭圆桩倒卵形 , 长8-18cm宽3-7cm先端短渐尖 , 基部楔形 , 全缘 。 花先叶开放或者花叶同放 , 花多开展 , 桃红色 , 单在枝顶 , 较大 , 具微芳香 , 花被皮9 , 外3轮浅形 , 紫红色 , 内2轮白色 , 匙形 , 雄蕊多数 , 心皮多数 , 分离;子房1室 , 聚合蓇葖果 , 圆柱形 , 淡褐色 , 成熟时开裂 , 种子红色 。 花期3-4月 , 但如当年春季生长旺盛 , 至6-7月天气太旱 , 生长暂时停止(花农叫“挽住头”) , 但到秋季(7-8)雨水一多 , 枝顶重新发芽生长 , 就又开花了 。 第二次开花的数量很少 , 只有几朵 。 果期9-10月 。 花后能结果的不多 。

二、生长习性

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充足阳光 , 稍耐寒、耐旱 , 多生于海拔200米以上的平原、丘陵山谷 , 有较强的抗逆性 , 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 , 苗期怕强光 。

种子有休眠特性 , 需低温沙藏4个月方可打破休眠 , 低温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80%以上 , 每年秋天落叶 , 第二年春天先花后叶 。 分蘖性强 , 实生苗8-10年产蕾 , 嫁接苗2-3年产蕾 。

三、栽培技术

(一)选地、整地根据其生长习性特点 , 育苗地宜选阳光较弱、温暖湿润的环境 , 土壤以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 , 翻耕约30厘米 , 施足腐熟堆肥 , 整平耙细 , 作成宽1.5米左右的畦 。

栽植地宜选阳光充足的山地阳坡 , 或房前屋后零星栽培 , 最好大面积成片栽培 , 以便于管理 。 栽前直深耕细耙 , 施足底肥 , 修建沟渠 , 以利排灌 。

(二)繁殖方法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 , 但以嫁接繁殖最为经济 。 压条繁殖和分株繁殖很久以来一直作为一种主要的辛夷繁殖技术 。

1、种子繁殖

①育苗春(春分)、秋(秋分)均可播种 , 先翻土 , 施基肥 , 造洼 , 做好苗床 。 选健壮植株的种子作母种 , 将采收的成熟种子与粗沙混拌 , 反复搓揉 , 使其脱去红色油脂层 , 用清水漂洗晾干后拌细湿沙低温处理 , 一般选背风向阳处 , 挖地拌2-3倍种子量的细沙覆草保湿 , 经常检查 , 保持湿润 , 待种子裂口露白时 , 及时条播于苗床 , 可按行距30厘米开沟 , 沟深3厘米 , 播后少许覆土 , 保持湿润1月左右即可出苗 , 沙藏期注意防积水与霉变 。

②移栽2年后 , 当幼苗高80-100厘米时即可移栽 , 苗木随起随栽 。
【【栽培】木兰栽培技术】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