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陂村:山村旧貌换新颜 党旗光辉耀竹乡

本文转自:中国日报网
山陂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、南城、宜黄交界处的茅排乡最南端 , 距离乡政府15公里 。 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 , 432户1508人 , 土地面积5平方公里 , 其中耕地637亩 , 林地面积2万多亩 , 主导产业为竹木、竹笋 。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5名 , 支部成员5名 。 近年来 , 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,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 , 强支部筑堡垒 , 不断激发党员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, 带领群众矣志改变山区落后面貌 , 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, 不断改善山区发展条件 , 多措并举提高群众收入 , 持续打造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 。 如今 , 这个曾经的“十二五贫困村”、“十四五重点帮扶村” , 从“好女不嫁山陂郞”的偏避落后破旧的小山村蜕变成为宜居宜游的“竹乡后花园” 。
山陂村:山村旧貌换新颜 党旗光辉耀竹乡
建好阵地巩固堡垒 , 带好队伍增活力
结合2018年、2021年村级换届 , 山陂村把1名经营人才和1名致富能手依法选举为村干部 , 班子结构得到优化 , 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 。
以党建“三化”建设为契机 , 山陂村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阵地建设 , 投入资金10多万元进一步优化整合山陂村党群服务中心 , 营造群众办事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。 山陂村还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教育 , 定期开展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员主题日活动 , 强化班子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 , 加强党员的管理教育 , 统一了党员干部思想行动 , 凝聚了发展力量 。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, 深入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” , 组织党员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。
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, 修通脱贫致富路
【山陂村:山村旧貌换新颜 党旗光辉耀竹乡】要想富 , 先修路 。 边远山区修路不同山外 , 材料运输距离远、工程造价高、资金筹措难;公路依山临崖 , 路面狭窄 , 施工难度大 。 2018年之前 , 全村仅有的梅树舍、茶坑、许家山、山陂4条村组公路迟迟未硬质化 , 一到雨天 , 泥泞难行 , 群众出行、运输物资极不方便 。
因为运输成本高 , 毛竹下山难 , 一些偏远村组的群众望着满山的毛竹过穷日子 , 群众愁在脸上 , 干部急在心头 。
2018年村级换届后 , 村书记周勇统一支部一班人思想 , 把修通富民路作为头等大事 。 在政府配套资金的基础上 , 支部一班人进村入户做好村民筹资筹劳思想工作 , 多方奔走发动能人志士、企业主捐款60多万元 , 解决了公路修建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。
山陂村:山村旧貌换新颜 党旗光辉耀竹乡
施工期间 , 支部一班人对4条道路分工负责 , 带领党员干部、事理会成员驻现场、抓质量、督工期 , 与施工队一道解决问题 , 如期完成4条村组公路12公里路面的硬质化 , 把路修到群众家门口 , 实现了几代人通水泥路的夙愿 。 群众称之为“功在当代 , 利在千秋”的事业 。
山陂村:山村旧貌换新颜 党旗光辉耀竹乡
这些带领群众不辞辛劳的“修路人” , 也被亲切地称赞为“当代愚公” 。 公路修成后 , 山上的毛竹林成为了“香饽饽” , 前来买竹运输的人多了 , 更多的竹子下山“变现” , 群众的腰包鼓了 , 干部的心情舒畅了 。

    推荐阅读